9月17日下午,岳麓書院,小雨淅瀝。正在這里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對大學生們談起他對“惟楚有材,于斯為盛”的新解:于斯為盛這個“斯”,是指的這個時代,明年是第十四個“五年規劃”開局之年,也是我們開啟“第二個百年”新征程的起點。
據悉,習近平總書記本次在長沙市地考察,主要走訪了湖南大學岳麓書院、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、馬欄山視頻文創園,考察長沙當地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、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文化產業等情況。
跟隨習近平總書記的步伐,我們也一并走進這三個地方,領悟“大國工匠 匠心筑夢”的品牌之魂。
△當天在岳麓書院外趕來聆聽總書記講話的大學生們
匠心編造 書寫岳麓書院金字招牌
岳麓書院創建于北宋開寶九年(976年),是古代四大書院之一。近幾年來,岳麓書院廢續傳統,探索將書院文化遺產融入現代社會的模式,實現了古老書院的現代轉型。
更換標識的制式,是岳麓書院轉型過程的重要一步。舊制新顏,一塊標識不僅要凸顯岳麓書院文化底蘊,保留原有樣式,更要展現新的文化風貌,在這一過程中,岳麓書院選擇了有22年招牌制作經驗的偉達標識作為合作方,為岳麓書院的轉型填寫濃墨重彩的一筆。
在標識制作過程中,偉達標識重點參照了“岳麓書院”匾額,此匾額是北宋年間由宋真宗皇帝御賜,結構縝密,方正莊嚴,字體圓勁潤道,筆法舒展流暢。在標識標牌的制作過程中,偉達面臨的難點在于酣暢淋漓的表達宋代書法之精妙的同時,確保與書院風格統一,且保質時間長。為此,偉達走訪了數位書法大家與宋代歷史研究學者,搭配測試了多種材質與漆料,配合仿古與做舊的技術手段,打造出“同宗同源不同感覺”的標識標牌,這也是30余年岳麓書院匠心獨運打造出的一塊新時代“金字招牌”。
匠心制造 刻印山河智能金字招牌
這次在長沙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。這家創辦21年的企業已躋身全球工程機械企業50強和世界挖掘機企業20強。目前,山河智能已研發出200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高端裝備產品,出口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△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于1999年,2003年入駐長沙經開區。
21歲的山河智能與22歲的偉達標識,從很早以前就開始了“打造金字招牌”的合作之旅。不同于岳麓書院的文化沉淀,年輕的山河更加聚焦于“智能”。
“為客戶創造價值、為人類提高生活品位”是山河智能近年來最新確認的品牌形象,在新一輪的品牌視覺呈現中,偉達將“科技·品質·價值”等元素融入山河智能的標識體系中,打造出一系列科技感與美觀度一流的室外標識,受到了考察團領導的一致好評。
匠心創造 創造馬欄山視頻文創金字招牌
在習近平總書記本次考察之旅中,馬欄山視頻文創園作為新型行業代表嶄露頭角,匯聚了4家主板上市公司、云集了3000多家各類文創企業的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,以數字視頻創意為龍頭,成了互聯網企業青睞的寶地。
△馬欄山視頻文創園占地15.75平方公里
文化,是民族的精神家園。固本守魂,關系民族的前途和未來。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文創產品展示時,十分關注與“導向”有關的問題。比如,利用4k修復技術、發展5G智慧電臺技術,未來將其運用于縣級融媒體,把黨的聲音更好地傳遞到田間地頭,服務好老百姓。
這些年來,傳媒行業、內容行業、文創行業都發生了很大變化,在品牌樹立過程中,馬欄山視頻文創園提出了:以“文創”實現“中國V谷”發展目標的需求。為此,偉達標識詳細拆解了文創園完整的產業生態,在標識打造中融入了“5G”“新媒體”“互聯網”等元素,在表達文創園核心功能的同時,提升文化高度,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。
大國工匠 偉達筑夢
說來也巧,習近平總書記此次的長沙之旅所走訪的3個地方,均是偉達標識服務多年的忠實顧客,岳麓書院的標識標牌、馬欄山的精神堡壘,山河智能的室內外標識都由偉達標識匠心打造。
作為連鎖企業背后的推手和品牌文化的展示者,22年來,偉達標識一直走在開拓創新的最前沿,努力不懈用數字化信息智慧,助推中國連鎖企業升級,實現品牌和銷量雙提升。
心憂天下、敢為人先,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質。大國工匠、匠心筑夢,是偉達標識最鮮明的品牌稟賦。隨著我國邁入第十四個“五年規劃”開局之年,偉達標識也將以最誠摯的匠心精神服務更多企業品牌,做好中國特色的標識標牌。